国内一批曾加盟品牌连锁的中小酒店在合约到期后选择不再续约,重新回归单体酒店经营模式。
这一现象与行业整体加速品牌连锁化的趋势形成鲜明反差。部分酒店甚至在品牌加盟合约未到期时便提前解约,为维持经营而采用“山寨”手法模仿原品牌名称继续运营。
这些中小酒店业主最初为获取流量红利投入百万元加盟头部酒店集团,但近年来受消费环境波动及品牌扩张过快影响,未能实现预期收益。
头部连锁品牌的门店密度上升导致单店获客能力下降,品牌带来的流量优势难以覆盖高昂的加盟费、管理费及系统使用成本。
对于资金有限、缺乏线上运营经验且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业主而言,持续亏损迫使他们寻求生存新路径。
2023年10月起,部分业主转投政策更灵活的腰部酒店品牌;进入2024年后,更多业主直接放弃加盟身份,恢复为单体酒店以降低运营支出。
脱离品牌体系后,最显著的变化是每月节省了固定品牌费用,实现了有效节流,但随之而来的是流量获取、品牌曝光和营销支持的缺失。
失去品牌方的大数据系统和多渠道分发能力后,业主需自行应对OTA平台运营、价格策略制定及用户评价管理等复杂问题。
在此背景下,酒店代运营业务迅速兴起。旅悦集团负责人许婷婷透露,其公司代运营的中小酒店及民宿已超800家,近两年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酒店代运营主要解决线上多渠道流量获取难题,通过专业团队帮助单体酒店在OTA、旅游电商及社交新媒体上提升曝光与订单转化。
代运营商具备稳定的数据分析系统、动态调价机制和专业人才,在价格策略方面可为酒店设定合理的价格区间,并划分多层次定价结构。
基于历史数据、区域竞品价格走势等因素,代运营商以每两小时一次的频率动态调整线上报价,避免因节假日或外部因素导致价格异常波动。
风控措施包括监控酒店在区域内价格排名变化,一旦偏离原有价格带即触发自查机制,防止定价失当影响竞争力。
针对OTA平台擅自降价的问题,代运营商采取价格预埋技术,防止未经授权的价格下调造成收入损失。
用户评价管理是另一核心服务内容。代运营商协助建立点评管理体系,指导业主理解平台规则,优化住前、住中、住后服务流程以提高好评率。
同时培训业主应对恶意差评并有效向平台申诉。例如今年十一期间,一家酒店因顾客提出步行距离远、楼层层高等理由获低分,代运营团队提供证据证明描述不实,最终申诉成功挽回评分。
许婷婷表示,团队已总结出一套差评应对案例集锦,帮助酒店识别可申诉的不合理评价,从而维护线上声誉并争取更多平台流量倾斜。
实际成效显示,温州某酒店在今年初退出头部连锁品牌并接入代运营服务后,4月数据显示非携程美团渠道占比提升至近18%,多平台布局初步形成。
同期携程与美团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62.16%和79.31%。据许婷婷介绍,绝大多数配合度高的单体酒店在接入代运营后均实现业绩增长。
当前酒店供给侧正出现结构性断层。消费市场呈现K型分化:下行线追求高性价比体验,要求“物超所值”;上行线注重情绪价值,愿意为极致服务支付溢价。
在下行线上,大众对“干净卫生又便宜”的住宿需求激增,但供给严重不足。原本承担此功能的连锁快捷酒店因物业成本上升、加盟费用增加而逐步中高端化。
2024年国庆期间,多个热门旅游地的连锁快捷酒店间夜价格突破千元,引发消费者不满,甚至出现宁可露营也不住店的现象。
理论上应由中小单体酒店和民宿填补该空白,但其普遍存在品质不稳定、价格混乱等问题,无法满足标准化需求。
由于无力承担品牌加盟成本,越来越多中小业主选择通过代运营方式提升运营效率,在不牺牲价格优势的前提下倒逼服务质量升级。
这种模式被视为弥补高性价比住宿缺口的有效路径,推动酒店代运营成为新兴蓝海市场。
许婷婷预计明年代运营酒店数量将新增700家,同比增长75%。目前该领域尚未出现全国性龙头企业,具备较大发展空间,已成为酒店行业新的创业赛道。




